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以培养未来教师科学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硬投资和软建设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完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能力有关工作作出部署。 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举措。《通知》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新要求,围绕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打造支撑引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与战略支柱目标,突出重点、强化布点、凸显特点、把好节点,以培养未来教师科学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硬投资和软建设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能力,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一流水平的教师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和课程,构建自主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 《通知》从构建教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教师教育研究新平台、夯实教师教育改革新支撑、建设引领服务社会新高地及开创教育国际交流新局面等5个方面对建设单位提出要求。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现有资金渠道,强化对建设单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资金保障,并在“双一流”建设、人才工程项目、科研平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教师培养需求,规划教师教育院校建设布局,明确建设单位的基本条件,强调属地对建设单位的指导和支持,根据院校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思路,分批次支持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建设。
会议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深刻认识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试点对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大意义,聚焦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探索建立适应学龄人口变动的教师人才供需衔接新机制,适应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教师教育院校新布局,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师培养层次新结构,适应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教育专业与课程新体系,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的数字化赋能教师培养新模式,适应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教师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要强化央地协同,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守正创新,破立并举,确保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引领性举措。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改革升级教师教育体系是今年的重点工作。面对学龄人口变动新形势,我国教师教育正在朝着高水平的方向稳步迈进,教师教育体系近年来不断升级: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师范生公费教育提升到研究生层次,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深入实施教师精准培训改革,推动数字赋能教师发展,拓展教师国际交流合作路径……为高水平教师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