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十大学术热点发布:锚定改革方向,指引高质量发展
202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十大学术热点出炉,该热点由《中国高教研究》2025年第7期刊文凝练而成。十大热点分别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强国、职普融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
十大热点核心内容如下: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持续性热点,2024年研究从多学科理论解构运行机制,剖析“产教水平失衡”“校热企冷”等困境,提出以省域试点、“两体”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实体化运作等路径,未来需关注数字化转型下的政策与模式创新。
2.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聚焦“双向赋能”关系,即职业教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发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研究提出需破解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脱节等问题,未来应加强跨学科研究与实证分析。
3.职业本科教育:处于发展初期,研究围绕类型定位(强化职业属性与本科层次特征)、预防学术漂移(构建区别于传统高教的组织场域)、制度建设(完善学位授予与社会认同)及实践创新(课程治理改革)展开,未来需明确与应用型高教的区别,完善评价框架。
4.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进入“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阶段,核心动力源于产业与教育协同,需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构建多元教学场景与治理体系,未来聚焦技术重构场景、数据治理、个性化教学及国际协作。
5.教育强国:研究体现政策响应性、问题导向性与理论建构性,强调职业教育在强国建设中的战略价值,需通过职普融通、终身学习体系、助力社会公平与大国外交推进,未来需加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实践问题研究。
6.职普融通:围绕时代内涵(跳出单一职教维度,从大教育观审视)、中等职教定位、综合高中改革、国际经验及实践困境(课程、制度、社会氛围障碍)展开,未来需细化政策、破解能力量化兼容难题、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7.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新质生产力”为关键词,强调其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与测量维度,提出数字化重构生态、课程优化、区域实践等路径,未来需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三融”(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及区域协调发展。
8.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核心是通过人才培养、产业服务、文化传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涵盖经济、人力资本、文化赋能,未来需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优化培养标准、构建区域分类方案与多维评价体系。
9.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焦横纵融通的技能人才成长路径(职普融通、中本贯通)、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与认证体系优化、数字化与国际化转型,未来需研究技能型社会制度创新、省域体系建设及职教出海。
10.高技能人才培养:强调其为具备创新能力、复合技能的高层次人才,需构建“职业学校教育+职业继续教育”双轨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未来需完善政策、改革培养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及强化国际视野。
这些热点全面覆盖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领域,为推动职业教育适配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方向与实践路径。
-
上一篇:如何让高校与企业真正合作?——打破“各说各话”的产教融合困局下一篇:暂无